欢迎访问--江苏翰昇精工科技有限公司轴承商城!
电话025-84467666
江苏翰昇精工
首页 >> 新闻中心 >>轴承知识
轴承知识

6306变速箱轴承失效分析

2016-08-25
黄晓辉
(哈尔滨轴承集团公司经营发展部,黑龙江哈尔滨 150036)
  摘 要:6306变速箱轴承使用546小时后发生振动加大,噪声增大现象,返厂进行分析。针对此轴承的故障特征、理化分析发现,轴与内套配合过松,使用过程系统润滑不到位,导致使用过程中振动过大,噪声增大的现象。
  1 前言
  6306轴承在主机箱上使用546小时后,发生振动加剧,噪声增大现象。为查找轴承失效原因,将轴承进行拆解。拆解后,对各组件观查发现:
  A、轴承外圈滚道呈360°磨损痕。
  B、内圈滚道存在三处剥落,内圈滚道呈360°磨损痕且运转磨损痕偏于一侧沟边。
  C、钢球表面存在硬质颗粒压痕。
  通过对该轴承进行失效分析,找出造成疲劳失效的原因,采取措施避免此类问题的再次出现,从而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2 故障特征
  2.1轴承外观故障轴承外观无异常,整体颜色光亮,内、外套圈表面未见损伤,保持架完整,铆钉无缺损松脱(见图1、2)。
  2.2轴承拆解后各部件情况
  失效轴承用手转动内外圈时有明显阻滞感,偶然会发生卡死现象。因保持架情况完好,铆钉完整无松脱,故采用分解保持架的方式对轴承进行拆解(见图3)。
  外圈滚道部位无剥落,呈360°磨损痕,滚道表面密布硬质颗粒压痕。外圈端面可见周向划痕。(见图4、5)。
  内圈滚道表面共有三处剥落,三处分别处于12点、1点、6点钟位置。其中12点位置剥落面积约为5mm×3mm,1点处剥落面积约为2mm×3mm,6点处剥落面积约为1mm×3mm。内圈滚道磨损存在偏沟,即磨损痕迹偏向一侧沟边。内圈内径存在周向磨痕(见图6、7、8、9、10)。
  钢球表面存在直径不等的硬颗粒压痕,未见剥落。(见图11、12)
  因内外套及钢球未发生剥落,失效应首发于内圈。从内圈沟道三处剥落的面积和形态来,三处剥落均属于源于硬物压痕边缘的疲劳剥落及扩展。12点处面积Z大,应为Z先发生的剥落点。
  3 理化检测
  根据故障件分解后外观检查结果,选取内圈、外圈及三粒钢球,分别检测了硬度及淬回火组织,检测结果见表1,内套、外套和钢球的淬回火组织及硬度均符合标准的规定。
  内套淬回火组织4级、外套淬回火组织3级、钢球淬回火组织2级,(分别见图13、14、15)。对内圈12点处进行截面分析,未发现明显夹杂物,组织未见异常。在剥落部位附近可见剥落扩展的次表层裂纹(见图16)。
  经检验,各零件组织、硬度符合JB1255-2001热处理质量检查标准要求。
  4 故障分析
  通过检测分析,可以得出:
  1、失效轴承的各零件热处理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内套首先剥落点未发现材料及热处理缺陷。
  2、内圈滚道偏沟磨损,外圈360度均匀磨损,说明轴承安装后内套轴向受力,使内圈及钢球运动位置不正确。同时由于内套受轴向力后,引起轴承游隙变小,外圈发生360度均匀磨损。
  3、内圈内径存在周向磨痕,是因为轴与内套配合过盈量过小或存在间隙,引起轴与轴承内圈发生相对转动。轴与内套配合不紧时会引起轴承运转时振动加大。
  4、外来异物引起的内圈滚道硬物压痕是造成轴承内套三处剥落的直接原因,可见,轴承使用时要注意润滑系统的清洁。
  通常通过轴承滚道磨损痕迹可以来判断轴承运行受力状况。
  该6306轴承正常使用时应属于图17——受径向力,内圈旋转外圈静止的受力方式。在正常受力情况下,应产生图17所示的类似的磨损痕迹。但实际拆解后观察,内圈磨损痕偏向于沟道一侧,不在正常的沟底,这说明轴承受到了轴向作用力。同时由于轴向力作用,使轴承的径向游隙变小,外圈沟道的磨损不再是对应承压区约120度的磨损,而变成了360度的周向磨损。
  5 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造成轴承疲劳失效的原因是:
  A、轴承安装不当,轴与内套配合不紧引起轴承运转时振动加大。
  B、内套受非正常的轴向力的作用,导致轴承内外套间游隙变小,内圈发生偏沟磨损,直致发生剥落。
  C、润滑系统清洁不到位,异物进入轴承内部使得钢球及滚道发生损伤加速了内圈疲劳剥落。
  可见,轴承在使用过程中合理的安装对保证安全及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至关重要。同时,轴承使用过程中应保证润滑系统的清洁,防止异物的混入,进而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

联系我们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秦禄大道2号国际小商品城7区7栋、34栋
联系人:王炜炳
手机:13776683669
电话:025-84467666
传真:025-84465321
邮箱:wangweibing@ehzxh.com

关注我们

手机端手机官网

微信端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4 - 江苏翰昇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 佰联轴承网 ICP备:苏IPC2-20110044